外科醫生

【外科醫生】集醫學、兩性問題、驚悚元素於一身的犯罪小說

推薦給:喜歡醫學懸疑作品的人

(如果還有覺得這本書適合什麼樣類型的讀者,歡迎在底下留言唷!)

為什麼看這本書

這是一本佔據排行榜許久的推理小說,一開始我是在誠品裡翻閱它,其實很難得我會在書店裡看一本小說看這麼久,大部分的故事可能前面會鋪陳很久,光是要了解整個背景和每個出場角色彼此之間的關係就耗費不少心力(不太擅長記名字的一個人XD)。

但這本書不一樣。

從第一頁開始就告訴你死人了,過去死了很多人,之後也會繼續死很多人。

因此不需要過度的鋪陳,讓我們直接進入正題,誰是兇手? 誰這麼慘忍? 兇手的心態是什麼? 書中除了有大量的醫學術語之外,還有一些關於”女人”的觀點穿插其中,看完之後可以理解兇手在心理層面上渴望的是什麼。除此之外,故事中也出現了犯罪心理側寫催眠等手法來協助案件破案,到這裡可說是警方為了找到兇手,什麼方式全都用上了。

案件小組在組成上也有很特別的安排,在一群男性警官之中,安排了一位沒有女人味的女性,瑞卓利警探,努力地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讓男人不再瞧不起他

總結來說,我覺得這本書除了故事不拖泥帶水,劇情緊湊,戲劇張力也很夠之外,給我更多衝擊的是對於“女性”的權力以及身分認同上的描寫。

凱薩琳.柯岱兒醫師與珍.瑞卓利警探,雖然身處兩個不同領域,但同樣都是優秀的專業人士,同樣都擁有堅強的意志力,同樣都不想對外展示軟弱的一面。

不同的地方在於凱薩琳醫師美麗有自信,瑞卓利警探在外表上則是不那麼吸引人;凱薩琳醫師被人尊敬推崇,瑞卓利警探則是被同僚的男警官用衛生棉條開玩笑的對象,甚至家裡人也不尊重他的工作內容。但他們兩個人都是破案關鍵,我認為在劇情安排上,這是最好的安排。

泰絲格里森擁有醫學博士學位,並擔任過內科醫師,書中在醫學、辦案手法以及兇手心理的描寫非常順暢。這本書被亞馬遜選為一生必讀百大推理小說推薦給喜歡醫學懸疑類型的人,這本書不會讓你失望。

(以下可能爆雷….)


兩個懸疑點

作者在一開始就給讀者一個暗示:惡魔藏在凡人之中

這個暗示讓後續的閱讀過程中,每個登場人物都受到懷疑。正因為沒有人看得清惡魔的真面目,他可能就是你我身邊的人,再套一個懸疑推理小說常用的梗,最後的兇手往往就是一開始最熟悉的那個人,因此在看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被我懷疑過一遍,包括凱薩琳、彼得、其他警官XD

而真正的凶手也在挖掘出更多的線索之後,慢慢的被縮限範圍到安德魯的朋友,犯案合夥人,同時也在追查安德魯的朋友的過程中,知道了這位兇手的過去,以及他的心裡有多變態。

第二個懸疑點是被害人從哪裡來?

是兇手認識的人嗎?是兇手常出沒的範圍中隨機挑選的人嗎?每個被害人怎麼那麼剛好都被性攻擊過?從這裡慢慢帶出兇手是個沒自信的人,總是挑夜晚下手,並且專挑那些被玷汙過,受過傷的女性,切除他們的子宮,拿掉女人身為女人的特徵,以此來帶給他滿足感。同時被害人必須抱持清醒,因為沒有痛苦就沒有愉悅。

一開始作者也巧妙地安排了一個被害人是網路匿名聊天室裡的人,當警方懷疑凱薩琳的證詞,凱薩琳主動向警方表示自己認識其中一個被害人,但因為是在網路上的匿名聊天室中,因此她不知道她的本名,也不知道長相。至此算是洗刷了凱薩琳被懷疑自導自演的冤屈,同時也從此刻開始,凱薩琳和警方有了合作與信任關係。這個安排還有一個巧妙之處,就是引導讀者去懷疑被害人的來源是來自於網路上的匿名聊天室。

以上兩個疑點是我覺得在前期的閱讀過程中作者向讀者下的暗示,總是引導著錯誤的方向,再透過後續的追查慢慢的澄清,要不是有人一直保持著懷疑的態度,可能案子就很容易往錯誤的方向查下去。

犯人的心理

再來要談談犯人的心理。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

“古人認為血是一種神聖的物質,是維持生命之所需,是惡魔的食物;我跟古人一樣,也深深為血著迷。有人會說,把血解析為幾種生物要素,會剝奪其神聖的本質,但我不同意。藉著仔細檢視這些要素,你才能認清它神奇的特性。”

接著是一連串兇手分析血液的過程,帶出兇手是在血液檢驗室工作的人,透過這些血液檢測,他可以知道送檢的人檢驗的項目、家中地址、年齡及診斷結果。從這邊作者也帶出一項可怕的結論:當你的血液被送檢時,你知道醫學檢驗中心對你了解多少?你的血液透漏出你最私密的秘密。

這個凶手專挑有被性攻擊過的女性下手,為什麼?因為她們脆弱、被玷汙過、可控制,而且沒有威脅性。他享受她們恐懼的眼神,他喜歡征服的感覺。他模仿古希臘人將被害女子四肢大張的綁在床上,取下她們的子宮之後,再割斷她的頸動脈。這個過程為他帶來性高潮的歡愉。

對於”女性”的探討

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種噁心的感覺。自古以來女性就是一個弱勢的存在,獻祭的人往往是女性。希臘神話中,阿蒂蜜絲要求阿加曼農殺了他的女兒獻祭;北歐維京人獻祭的不是處女,而是娼妓,因此在獻祭之前還必須弄髒這名可憐的女子,等所有男人完事之後,再用刀子一次又一次的插入女子的胸膛,如同他們強暴她一般。

被性攻擊過的女人之後像是行屍走肉般,害怕、恐懼佔據了她們的生活,也不敢告訴自己的朋友、家人,因為害怕被異樣的眼光對待,儘管還活著,但加害者確實的剝奪了她們的生活。就算是像凱薩琳這樣傑出的醫師,在作為女性的這個身分時,依然對所處的生活感到焦慮,不信任任何男性。

撇除性攻擊這塊,瑞卓利警探也仍舊因為女性這個身分而受到貶低,在工作上被人用衛生棉條嘲笑,而她卻因為曾經控訴其他警探性騷擾而被調職,因此再也不敢為自己發聲,也不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只想憑著自己的能力證明,卻依然被屏除在外。摩爾警探的一句話:”如果你不愛自己,又奢望哪個男人會愛上你?” 可說是狠狠打了瑞卓利一巴掌,讓她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

也許在西方國家男女平權的理想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但在女權意識高漲的現在,很多女性仍然在各種社會文化的束縛下受到歧視。女性沒有太多的經濟壓力,只要找個會賺錢的老公;女性要顧家,有傳宗接代的壓力;處女情節等。當遇到這種狀況的時候,真的需要有人從旁支持,告訴她不是她的錯,她很勇敢,否則這些壓力真的會把人逼瘋。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