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做到不會怎樣,但做了加分的 4 個做人小眉角

記憶中我小時候很常被我媽罵,說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好,小時候真的不懂,覺得我又沒做錯什麼,為什麼搞得好像不管做什麼都被罵?

長大之後才知道這就是做人的眉角,如果以前媽媽沒教我,就要自己長大到社會大學學,但通常這時候要付出的代價就比較大。

今天想要分享一些我覺得做人的小眉角,也許沒有做到不會怎樣,但如果做到的話,給人的印象應該會加分。

做人眉角一:出一張嘴,不如主動幫忙

    小明回外婆家過中秋節,吃完晚餐之後一如往常的打開櫃子,拿了幾包零食配電視。這時候外婆拎著塑膠袋要準備倒垃圾,經過小明旁邊的垃圾桶時,就要伸手進去抓垃圾。小明看到之後就說:「阿嬤你應該把垃圾桶拿起來倒,這樣比較快。」阿嬤聽到之後並沒有理會,只是說:「還是你表姐家的小孩懂事。」聽到這句話的小明心裡很不高興,覺得自己明明沒有做什麼,卻要被拿來和表姐家的小孩比較......

但其實在這個故事中,小明可能就真的是因為「沒有做什麼」才會招來這一個數落。

比較好的做法可能是,在看到阿嬤要倒垃圾的時候起來幫忙,而不是只出一張嘴教阿嬤要怎麼做,也許要幫忙的時候阿嬤還會說不用,但至少還是要做個樣子

試想一下如果今天是自己要做某件事,有一個人坐在旁邊指揮你要怎麼做,不管對方是什麼角色,心裡應該都會覺得不太舒服吧!(當然如果是老闆叫你做,不舒服也得做,但至少人家是有付錢的 XD)

做人眉角二:「叫」你去 VS. 「請」你去

    小美和婆婆之間的關係一直以來都不錯,沒有什麼婆媳問題,反倒是和小姑之間有一點磨擦,原因是因為小姑很常用「上對下」的語氣對小美講話。有一次婆婆和小姑來小美家作客,當小美詢問婆婆是否想喝水的時候,婆婆都還沒回話,小姑就在旁邊說:「你也幫我倒一杯吧!」或者是當婆婆和小姑在聊天時,突然提到自己想要做什麼,小姑也會說:「你叫小美去啊!」這讓小美覺得自己好像被當成傭人或服務生......

有些人在需要別人幫忙時,會下意識的使用「叫」這個動詞,但我覺得這個字聽起來比較有一種「命令」的口吻,如果說者沒有對應的身分地位,就會讓聽者感到不舒服。

但即使對方有這樣的身分可以使用命令語句,用「請」代替「叫」也會讓人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我觀察到我老闆在指派任務給我們的時候,會使用「請xx幫忙」這樣的詞彙,而不是「我叫那個人去做」。

一開始沒有發現,但是後來覺得用「請」代替「叫」會讓人覺得與對方是互相尊重的平等關係,就會更願意為老闆賣命(我自己這樣覺得)。

做人眉角三:說話的時候看著別人的眼睛

眼睛是靈魂之窗,也有很多研究指出說謊的人,眼睛容易飄移,不敢直視對方,所以當可以看著對方眼睛的時候,就會顯得較真誠

小時候我常常被罵和別人講話的時候都不看著對方,現在也還是會有這個壞習慣。

有時候是因為尷尬而不敢看對方,也有時候是害怕或害羞,但其實「不敢看對方」這件事,本身就帶有一點距離感,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反正就是散發出「我現在想跟你保持距離」的氛圍。

我最近一次是在和老闆開會的時候,我知道老闆在跟我說話,但我不知道當時是出於什麼原因,我看著電腦螢幕回答了他,事後也被老闆調侃說我都不想看他了。

老闆的調侃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耳提面命,再加上有時候遇到別人跟我說話,看都不看一眼,心裡也會覺得很不舒服,所以這點真的是要特別注意。

如果不敢看著眼睛的話,也可以看著鼻頭,不然有時候真的是會尷尬到笑出來。

做人眉角四:逢年過節的問候

  「阿惠你在家嗎?我這邊有我剛剛買的水果想分一點給你,等等過去。」「哎唷!不用啦!幹嘛這麼客氣!」「沒有,這也沒多少錢,就是剛好過年,你可以跟你家人一起吃。」「哎唷!那下次出來我請你吃飯。」

這點是我到現在也不一定做得到的,就是逢年過節的問候。

不管是對長輩還是朋友,其實也不一定要送禮,可能只是一通電話的問候,也會讓人覺得很窩心。

以前我媽就常會要我打電話給老師或阿嬤問候,我都覺得很尷尬害羞又困擾,因為我不知道要說什麼,也覺得這樣打電話過去很做作。

現在長大後才知道這真的是做人的小技巧,當然別人一定也知道你是客套還是真心的,但一句問候就可以讓人家知道我有想到你,不管怎麼說,其實感覺都還是不錯的。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
返回頂端